欢迎光临甘肃工艺美术网    今天是:2024年4月27日 星期天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甘肃工艺美术网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概述 -> 查阅

    甘肃省工艺美术行业概述

    整理: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陈一珀  2011年5月

    行 业 背 景

     甘肃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社会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等长期在这里碰撞、交溶,形成了甘肃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甘肃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多彩、技艺精湛,地域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凝聚、融汇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甘肃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是以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智慧,以精神与造物为要素,创作、生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         

     甘肃工艺美术行业、借鉴吸收、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着当今高尚的传统文化产品,承载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我省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璀璨瑰宝,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写就了灿烂的篇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文化实践的历程中,甘肃工艺美术行业是在不断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行业传统,担当着创造当今和未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角色;过去的工艺美术品是今天的文物,今天的工艺美术品就是明天的文物。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古至今,经历了近万年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在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作智力密集、生产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广泛、能源消耗低、是集精神与物质创造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工艺美术大师和工作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艺产品和物质文化产品的创作者、生产者;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最好的文化产业典范;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品种和技艺方面的最有实力的传承群体;是具有传统艺术的自觉性和独特的民族审美价值观的群体、工艺美术产品在美化环境、发展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对外文化交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生产、提升国家软实力面,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系密切,在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不同层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方面,具有其自身独特而其他业无法替代的鲜明的社会属性。

    行业归口

     在甘肃省境内、从事工艺美术科研、设计、生产、教学、培训、专业工作室、企事业单位、工艺美术工作者和相关行业专门协会,其行业归口于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依据1997年国务院第217号令《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

     与政府相关的文化部门,旅游部门,文联系统,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生产,美术作品的创作,与大专院校的美术学、设计专业,与少数民族手工艺用品等诸多方面有着专业和业务方面的紧密关联。

    行业协会工作

     一、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担负着全省工艺美术行业的组织、服务、协调工作。

     二、开展政府部门交办的行业工作。向政府主管部门推荐并参与每5年一次的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工作。配合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评审工作,每年一次的全省旅游纪念品的评比工作。

     三、甘肃工艺美术协会创办有《甘肃工艺美术简报》(内部刊物)一份,每年向会员发行四期,内容以通报全国、全省行业信息为主。

     四、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创办有《甘肃工艺美术协会网站》网址:www.gsgmxh.com,内容以宣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甘肃工艺美术行业,展示甘肃工艺美术产品和技艺。发布全国、全省行业信息为主。

     五、甘肃工艺美术协会,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活动。截止2011年已举办了11届。

     六、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每两年组织举办一次,“甘肃省工艺美术品、礼品、旅游纪念品博览会”(双年展)。

     七、组织行业内企事业单位和会员、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学习,参加每年两次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会展,同时参加全国性行业评比和技艺大赛活动。

     一、甘肃工艺美术源远流长

     (一)远古时期的甘肃工艺美术

     据《甘肃省志》、《甘肃史话》等文献史料记载,在甘肃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球形石、砾石等打制石器和尖状鹿角器,表明了远在20万—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甘肃大地上就有原始人类进行生产活动。

     距今8000年前就诞生了比仰韶文化还要早1000多年的甘肃大地湾文化。发现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彩陶。甘肃“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出土的斧、刀、铲等石制工具,陶片打磨成的纺轮坯和尖状骨锥等生产工具;出现了陶制生活用器,器形有盛器、储藏器、饮器等生活用品,其设计造型,反映了先民对形式美的追求。仰韶文化遗存出土的各种形式的陶环、石环、玉石坠,绿松石饰片等,表明甘肃远古人类已有了用工艺品装饰美化生活的追求。

     距今5000-4000年甘肃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期的晚期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典雅的造型、精美的文饰,形成了绚丽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有了专业化生产和专门的制陶匠师,作品达到世界彩陶之巅峰,甘肃被考古界誉为彩陶之乡。有世界的彩陶在中国,中国的彩陶在甘肃之学说。

     距今4500年前甘肃东乡县林家、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的铜刀,永登县将家坪、马厂类型遗存的残铜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金属制品。兰州市土谷台、马家窑文化类型墓地的簧形金耳环,是甘肃迄今发现最早最早的金饰工艺美术品。

     距今3600—4000年的甘肃齐家文化时期(相当于殷商时期),在黄河沿岸的红铜器、铅铜器、青铜器等,永登县榆树沟,沙井文化中的铁器,草、柳、藤编织工艺品,金属工艺品、木刻工艺品等手工艺品的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秦汉以来各时期

     甘肃是秦的发祥地,礼县秦公墓的青铜礼器,秦始皇御用鸳鸯玉碗表明了甘肃手工艺的高超水平。

     汉代以来,丝绸之路开通,中西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甘肃工艺美术的发展。

     公元363年武威铸成多合金“大云晓钟”制作精美,体大声远,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合金钟。

     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的敦煌创建莫高窟,壁画、彩塑著称于世。

     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公元384年)的天水麦积山石窟以彩塑、石雕、壁画著称于世。

     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炳灵寺石窟以石雕、泥塑、壁画著称于世。

     汉代,漆器工艺品生产,除蜀郡、成都、广汉三处官、民制造漆器外,甘肃武都的漆器工艺品也很发达,漆器的品种有漆案、漆盘、漆盒、漆奁、漆碟等。

     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堪称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稀世珍品。

     临洮县出土的汉代铜镜、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武威市磨嘴子出土的汉代毛笔,笔杆中部隶书阴刻“白马作”三字,是国内发现具有工匠署名的最早的毛笔。祁连玉的开采,夜光杯闻名于世。嘉峪关的嘉峪石砚,为文房四宝之佳品。

     唐代,沿丝绸之路的中西贸易十分活跃,河西地区木制品、麻制品、皮革制品、金属制品等手工艺制品是重要交易品,凉州的白绫、龙须席、地毯,甘州、肃州的野马革是当地名产,并向朝廷进贡。卓尼的洮砚闻名全国,被世人誉为中国三大名砚之一,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在其著作《蓄砚》一文中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降州次之,后世重端、歙、临洮”。宋、元、明、清之际,甘肃的工艺美术产品如:宋代,陇东皮影、舟曲织锦带、临夏砖雕,平凉的纸织画。

     元代,临夏保安族腰刀。

     明代,据兵部尚书彭泽墓出土的文物,有镶宝石的金凤冠、金簪、银簪和金丝编织成的葫芦形耳坠等工艺美术品,工艺十分精美。

     清代,甘肃的手工业普遍发展,行业多达数十余种。工艺美术业中的卓尼的洮砚,酒泉的玉器和夜光杯,秦州的漆器,兰州刻葫芦等都以很高的实用和艺术价值享誉中外。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工艺美术行业制定了“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和“经济、美观、实用”的原则。

     1955年甘肃省文化局成立了甘肃省美术工作室、甘肃省美术服务社,开展美术创作,从事美术品,美术用品及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经营,使甘肃工艺美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手工合作化以前为了发展天水漆器、庆阳地毯、酒泉玉器的生产、组织了生产合作社。

     1957年7月中央召开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甘肃有王三忠、王德山、阎子江、刘万才、何 钰、郭炳学等人参加。

     同年8月,甘肃省手工业管理局、甘肃省手工业合作联合社,在兰州召开全省工艺美术艺人座谈会。据1958年的统计,全省从事工艺美术生产的合作组织已有12家。

     1960年代初,甘肃省手工业管理局设立了工艺美术管理处,组织开展全省行业管理工作。

     1964年组织恢复洮砚生产。1970年代初,甘肃中部地区大旱,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陆续建立了一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毯、草编等工艺美术生产企业,促进了甘肃工艺美术业的发展。据1975年的统计,甘肃工艺美术生产企业有44家,从业人员4477人,工业总产值966.07万元,利税10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00万元。

     1975年1月,为了加强工艺美术行业的管理,省轻工业局组织成立了甘肃省工艺美术公司。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甘肃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增多、生产规模扩大、职工队伍不断壮大,产品品种增多,出口量增加,形成了以国营、集体为主,乡镇企业、个体作坊为副,遍布全省14个地、州、市的工艺美术生产格局。全国十一大类工艺美术产品生产中,我省形成了以地毯、漆器、草编、雕塑、抽纱刺绣、美术陶瓷、玻璃工艺品、金属工艺品等为主体、初具规模的工艺美术品生产体系,行业规模有了较大发展。

     1995年工艺美术生产企业增加到298个,其中:轻工系统内有一定规模的工艺美术企业63个,职工24953人,另外,还有遍布城和乡的各类工艺美术品加工点和个体生产者。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各类工艺美术产品厂外加工点587个,加工人员达10万人。产值、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仅轻工业系统内企业统计,1995年全省工艺美术业总产值3.42亿元,比1979年增长16倍,为西北地区首位。以地毯为例,手工羊毛地毯产量由1954年0.04万平方米,到1995年达28万平方米,增长约700倍,其产量为全国第五位,成为甘肃工艺美术行业中的拳头产品。出口创汇和利税有了较大增长。1995年,全省工艺美术品出口交货值9943万元,约占全省轻纺产品出口创汇的50%,占全省商品出口创汇总额的11%。1995年全省工艺美术行业完成利税1271万元,为振兴甘肃经济做出了贡献。

     2000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甘肃工艺美术业全面转向市场化,现代工艺美术快速发展;呈现出创作题材多元化,生产手段现代化,产业发展规模化趋势。工艺美术与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关联程度越来越高,在文化产业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推进经济建设方面,据2006年调查统计评估,全省工艺美术行业总产值26.6亿元。大力发展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对于促进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拉动消费、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均有重要的作用。

     在发展繁荣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促进文化传播、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作用。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是一种非物质文化与当今物质文化产品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产业,我省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大都是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精神文化产品。工艺美术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经济价值,历来受到国内外社会的争相收藏。其独特的技艺造型、丰富的内容题材,充分表现了时代特征、社会风貌、民族风情、旅游景观等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其它文化产品不可替代的作用。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理念的艺术形象载体;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文化艺术交流载体,在现代国际交往中,也是代表中华民族形象的国际礼品和旅游纪念品。对于传承、保护、利用、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产业方面,有着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工艺美术品种繁多、覆盖面广,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据2006年调查统计评估,全省现有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大多为农户加公司的形式。为社会减轻了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对于扶贫致富、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今天的甘肃工艺美术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工艺美术产业,据对2006年全省工艺美术行业产品及经济情况统计:全省现有各类工艺美术产品11大类;产值约26.6亿元,年创利税约1.64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0.1%;产品生产主要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的城镇和乡村;生产方式,大部分产品以手工生产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中小企业、私营作坊、个人工作室为主。

     (一)品种和分类

     根据2006年对全省工艺美术产品的行业普查,我省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分为11大类,具体情况为:

     1、雕塑工艺品:主要包括洮砚、嘉峪砚、黄河卵石雕、石雕、木雕、根雕、竹雕、砖雕、玉雕(夜光杯、圆雕)、核雕、泥塑、酥油花、彩塑、树脂雕塑、石膏雕塑、城市景观雕塑等品种。其中洮砚、砖雕、夜光杯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金属工艺品:主要包括武威铜奔马、保安腰刀、擦擦佛、铜工艺品(各种挂件、摆件)等品种。其中:保安腰刀、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漆器工艺品:主要包括牙玉石镶嵌漆器、彩绘漆器、雕填漆器、螺钿镶嵌漆器、漆画、脱胎漆器等品种。其中:天水漆器、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4、花画工艺品:主要包括烙画、裕固族皮雕画、甘南唐卡、平凉纸织画、美术瓷版画、岷县木板窗花年画、驼绒画、嘉峪关大漠风雨石雕画、仿敦煌壁画、麦秆画、堆绣工艺品等品种。其中唐卡、平凉纸织画、敦煌壁画艺术、岷县木板窗花年画、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主要包括玉米皮编织工艺品、草编工艺品、藤编工艺品、竹编、麻编工艺品等品种。其中:甘谷麻编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6、抽纱刺绣工艺主要包括舟曲织锦带、艺术刺绣、民间刺绣、机绣、等品种。其中:舟曲织锦带、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7、地毯和挂毯工艺品:主要包括手工打结真丝地毯、挂毯,手工打结羊毛地毯、挂毯,簇绒化纤地毯,手工簇绒羊毛地毯,无纺织针刺化纤地毯,手工打结羊毛藏式地毯,手工打结天然彩棉地毯等品种。其中:天水手工打结真丝地毯、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8、珠宝首饰工艺品:主要包括少数民族首饰。产地主要分布在甘南州藏族地区,其中: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9、民间工艺品:主要包括皮影、剪纸、荷包、蛋雕、刻葫芦、绢人、脸谱、傩面具、奇石(庞公石、黄河奇石、大漠风雨雕石)、少数民族摆件(藏族摆件)、布艺等品种。其中:兰州刻葫芦、傩面、庆阳民间香包刺绣、甘肃剪纸、环县皮影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0、美术陶瓷工艺品:主要包括天水陶艺制品、临夏仿古陶罐、临洮仿古陶罐、红古仿古陶罐、秦安仿古陶罐、兰州黑陶、安口陶瓷、两当陶瓷、靖远陶瓷等品种。其中:天水陶艺、兰州黑陶其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1、烟花爆竹工艺品:主要包括甘肃爆竹类、烟花类等品种。

     (二)特色区域

     甘肃工艺美术业特色区域,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利用当地原材料资源、传统技艺技术和习俗,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当前发展状况比较好的主要有七个区域。

     1、以庆阳市为主的各县区为民间工艺品产区。自古以来庆阳市就有制作皮影、剪纸、香包等民间工艺品的传统,多年来每年举办一次“香包文化节”,广泛动员民间艺人和群众开展民间工艺品生产,逐渐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了特色区域建设。产品销往国内外。是我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

     2、以兰州市为主的刻葫芦产区。早在清代末年,刻葫芦品种和技艺在兰州发展成熟,当代逐渐形成了阮氏葫芦、陈氏葫芦、马氏葫芦等生产体系和流派。产品有:鸡蛋葫芦、疙瘩葫芦、琊垭葫芦、长葫芦等品种,产品生产由兰州市扩展到了临夏市等地区。产值产量有很大提高,从业人员众多,是我省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甘肃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

     3、以卓尼县为主的洮砚产区。卓尼县位于甘肃南部藏民地区,以出产洮河绿石而著称,洮砚自古就与端、歙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隋唐时期就有生产。周边的合作市、临潭县、临洮县、岷县、兰州市等地的生产,形成了采石、生产、销售专业化较强的生产经营体系,生产单位除少数有实力的公司、工厂外,大多数为家庭作坊,从业人员众多,发展前景广阔。是我省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甘肃工艺美术《百花奖》特等奖。

     4、以酒泉市和天水市武山县为主的夜光杯、鸳鸯玉雕产区。根据陕西省博物馆、馆藏秦始皇御用武山鸳鸯玉碗和唐朝诗人王维、“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千古绝唱,证明甘肃玉雕具有悠久的历史。两市县从事与玉石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众多,产品品种繁多,产品享誉国内外。产业从矿山开采业、生产、批发销售、各环节发展成熟。生产单位是以有限公司、公司加农户、家庭作坊为主。是我省特有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甘肃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

     5、以敦煌市为主的以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复制品,丝绸之路文化、大漠文化产区。当地主要围绕以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传统文化为题材,生产制作各类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壁画、彩塑复制品。生产单位,多为家庭作坊、个人工作室,生产企业较少,零售业发达。是我省特有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甘肃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

     6、以临夏市为主的临夏砖雕、临夏刻葫芦、保安族腰刀、手工羊毛地毯产区。自古以来临夏就以手工艺发达而著称,工艺美术品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加工方式,赢得各方赞誉。生产单位以有限公司、生产企业、家庭作坊、个人工作室、公司加农户、生产销售市场发展良好。是我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甘肃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

     7、以天水市为主的漆器、丝毯、地毯、美术陶产区。天水生产的漆器工艺品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繁多,享誉国内外。地毯、丝毯更具特色。美术陶瓷独树一帜。生产单位主要为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水平高,用料考究,质量信誉度高。多年来受到国内外用户一致好评。是我省特有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

     三、传统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根据国家和甘肃省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定,我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品种有:敦煌艺术复制品、庆阳香包刺绣、庆阳皮影雕刻、西峰泥塑、庆阳石雕、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酒泉夜光杯、夏河藏族唐卡、岷县木板窗花年画、平凉纸织画、安口陶瓷、通渭草编技艺、秦安麦秆编技艺、裕固族皮编、庆阳、酒泉、天水、定西、白银剪纸、成县竹篮寨泥玩具、天水雕漆、天水竹雕、武威水陆画、兰州、天水秦腔脸谱、洮砚、兰州刻葫芦、红古黑陶、舟曲织锦带、夏河金属饰品、甘南、陇南、天水、酒泉、木雕、阿克塞县哈萨克刺绣、西固区、皋兰县铁芯子制作等品种和技艺。

     四、政策法规制定情况

     为促进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党和国务院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规定,国家有“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甘肃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适应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主要有: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文化厅《关于繁荣和发展文化市场意见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文化厅《关于实施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省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关于公布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等,通过这些文件的贯彻执行,我省一大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极大的促进了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工艺美术大师评审

     根据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规定

     (一)我省现有亚太手工艺大师1人。

     (二)我省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4人。

     (三)我省现有1996年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优秀技艺工作者1人。

     (四)我省现有2006年全国优秀工艺美术创作奖获得者共9人。

     (五) 1991年10月根据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由甘肃省轻纺工业厅、甘肃省工艺美术公司评审甘肃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共19人。

     (六)2005年12月根据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甘肃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对全省工艺美术行业内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品生产、设计,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从业人员,授予甘肃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共36人。

     1、甘肃工艺美术特级大师共9人。

     2、甘肃工艺美术一级大师共18人。

     3、甘肃工艺美术二级大师共6人。

     4、甘肃工艺美术三级大师共3人。

     5、甘肃工艺美术优秀技艺工作者1人。

    (七)2011年2月根据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评审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共97人,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行业优秀技艺工作者共60人。

    (八)2016年1月根据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甘肃省轻工业联合会组织评审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共87人。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中心  |   工美大师  |   会员中心  |   陇原瑰宝  |   展会信息  |   政策标准  |   资料下载  |  
Copyright © 2017-2019 甘肃工艺美术网 (www.gsgym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热线:0931-8838826  传真:0931-8827095  邮箱:2587913107@qq.com
主办单位:甘肃易琛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维护: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621号(省政府礼堂对面)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辩率
本网站所涉及的图片均来自甘肃工艺美术网  最终解释权归其所有
网站ICP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17004753号-1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1107号
     

  • 电话/传真
    0931-8838826
    0931-8827095
    微信群
    13099247868
    QQ群
    151160020
    电子邮箱
    2587913107@qq.com